今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如何把丰富生动的脱贫实践、脱贫故事写好、演活、传播好?“脱贫故事”栏目,聚焦舞台艺术和影视作品,从多方面探讨创作背后的经验与启示。
——编 者
日前,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的30集电视连续剧《最美的乡村》,为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创作带来新拓展、新精彩。
来自北方农村脱贫一线的扎实内容,新鲜生动又丰富多彩,令人目不暇接。三个单元故事,三个扶贫第一负责人,三种身份对应三种类型:唐天石是转业军人,镇党委副书记,一人包“扶”两村;辛兰是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石全有大学毕业后去深圳创业成功,返乡竞选村主任。他们扶贫的四个村则各有难题:上河峪村明明还有贫困户,村干部为了荣誉不愿申报;那家沟村把贫困户待遇给并不贫困的人家,真正的贫困户却不予登记;三道河子村自然条件差,干群矛盾多;古川村(包含仓子沟村)经营房地产失败,合作方又撕毁合同,各村的真贫困户也各有致贫原因。各处扶贫的共同经验是扶贫先扶志,有针对性地做人的工作,发挥地域资源(包括文化资源)优势,走产业化发展道路,但在具体做法上各有高招和精彩。就这样,形形色色的大故事和小故事错综交织,层层推进,描绘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画卷,深情讴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该剧把四个村子最有亮点的扶贫故事浓缩到30集篇幅,形成快、准、新的集中展现,毫不拖泥带水。
以人物形象塑造为中心,通过不同性格人物之间的碰撞推动剧情,完成主题传达和人物形象塑造,是《最美的乡村》的特色。有些电视剧不吸引人,原因之一就是写事重于写人,不会用性格碰撞带动故事讲述。而性格刻画正是郭靖宇作品的长项,他擅于利用主要人物之间的性格对比和碰撞拍出戏剧冲突的高潮。《最美的乡村》体现在主要人物的性格设计及戏剧冲突上:唐天石具有强烈的责任感,自信且思路灵活,主要“对手”上河峪支书卢振兴也是转业军人,勤劳、要强,但过分要面子、有勇无谋;辛兰敢于坚持原则,有女性特有的柔韧,她的主要“对手”三道河子村支书关文龙有能力和责任感,但作风霸道思想偏狭;石全有作为成功企业家有经济头脑和创新能力,一心在带领乡亲脱贫中实现新梦想。他的主要竞争对手冀瑞丰依托父亲的余荫,财大气粗,做事总想压别人一头。行事作风迥异的几队人马一碰头,注定会碰撞出火花。比如,唐天石碰上卢振兴,因为一下子戳到了对方为面子不顾里子的痛处,立时就让卢振兴火冒三丈,几个回合较量下来,竟发展到在烽火台上以摔跤论胜负;唐天石与那文斌的“切磋”也是你来我往、见招拆招。整个上河峪、那家沟的脱贫攻坚就是随着这种性格碰撞展开和推进的。三个单元都是以人带事,以人带史,用主人公的选择与命运抓住观众,用性格碰撞形成戏剧冲突的张力和高潮。这样的做法,为打破流水账式、好人好事型的叙事模式提供启示。
剧中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的性格碰撞,如唐天石与赵凤仪、张金柱、高三力的较量,辛兰的“恨铁不成钢”与关铁栓的“烂泥扶不上墙”,冀瑞丰与梁依依的情感纠葛;次要人物之间的性格碰撞,如郑浩的冲动与周万鹏的清高……各有各的精彩,不仅刻画了人物,丰富了主题,也给全剧增添了趣味和看点。
《最美的乡村》在轻喜剧风格的追求上做出了可喜的新探索。该剧写的大都是好人的故事,性格之间的碰撞。创作者对东长城南北这块土地和土地上的人民爱得这样深,对当今时代又这样充满信心,不仅把这里的山水、土地和村庄拍得那样美,那样充满诗意,而且致力于表现这里的人情美和人性的丰富性。创作者善于从性格差别、性格与环境的差别中发现和提炼喜剧元素,对缺点加以艺术渲染和讽喻,又能以同理心理解他们的生存状况,为他们的变化感到由衷欣慰。全剧用温暖明亮的轻喜剧风格,讲述天然带着艰难底色的扶贫故事。拍的是扶贫,却少有愁苦与消沉,许多讽刺相当犀利,针尖上却带着微笑,让观众在笑声中感悟扶贫带来的美好前景。该剧在这方面的成功,对扶贫题材电视剧的创作是一种开拓,也为轻喜剧风格的追求打开了新视野。
(作者为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名誉主席)
相关关键词: 脱贫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