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边说的智商税并不是贬义词。这里的智商税指的意思是?你的产品品牌足够强大的时候卖出来溢价的效果。像这样的品牌我感觉特别的多。
不知道大家还有印象去年的时刻大家疯炒星巴克的猫爪杯吗?甚至网上还爆出排队星巴克来去买猫爪杯,因为插队还掐架的局面。那么贵的星巴克猫爪杯,大家伙还疯抢,还打架。这算不算是星巴克收了消费者一次的智商税。虽然星巴克有提到在这次事件上面他们并没有炒作。
在国内一提到收取智商税我们就能想起一个人,那就是杜国楹,从创建了好记星,背背佳,8848手机到后面的小罐茶。
大家都知道其实中国的茶叶在海外名声很大就好比中国功夫一样。但是中国的茶叶并未能形成一个品牌。在此之前英国推出了立顿红茶,坦白说立顿红茶的质量并不是很高,国内很多茶叶的茶渣都比立顿茶叶的品质好上很多。但是立顿还是火了。
小罐茶利用大师工艺制茶,再加上高端的包装收割了一茬子的智商税。除了包装要精细,小罐茶的软文推广可没有少下功夫。所以我真的认为想要收割顾客的智商税,讲真软文投入真的不能少。小罐茶的新闻通稿这两年可真的是没少发。
品牌想要收取消费者的智商税,软文推广该如何进行下去呢?
一般有两个方式的软文可以收取顾客的智商税
一,我们的产品和大牌产品是一样的
比如众泰汽车以前是没啥名声的,但是众泰汽车仿造兰博基尼,仿造保时捷,后来众泰汽车给火了,而且收取了一波儿消费者的智商税。这两年模仿收智商税的企业还是比较多的,比如瑞幸咖啡模仿星巴克,瑞幸甚至说她们的产品供应商是和星巴克是一样的。
所以我们在撰写软文的时候,我们可以拉大牌来提高我们的产品调性,让消费者认为我们的产品也很高端,不输于同行业的大牌。这样对于收取消费者的智商税有很大的帮助。
二,海外包装,制造噱头来去收取消费者的智商税
之前我认识一个企业是福建企业,她们的品牌是德国的品牌,但是确实是中国造。没办法消费者喜欢这样的噱头,主打这样的噱头比国产的品牌产品好卖了不少钱。有不少的乳品在澳洲注册公司,然后再把产品拿到国内卖的案例也很多。
所以我们也在软文上面多去给品牌包装下它们的海外资历,让消费者认为海外大牌真香的感觉,然后去收取智商税。
此文中的收取消费者的智商税的意思主要是让企业建立起来自己产品的品牌,让自己的品牌卖出溢价的效果。所以产品本身的本质是必须有保障的,收消费者的智商税是要建立起自己产品的品牌为目的。如果产品很烂纯靠忽悠早晚就是死,小罐茶到现在也做了好几年了,如果产品不好的话我想也没办法做这么些年。